17年前,我用30万在广州买了一套房

来源:虎扑直播吧

2005年3月,当我交完6万首付的时候,我觉得好像发了一场梦。

买的房子在广州城郊,我从租的越秀的房子先到天河宏城广场,然后从宏城广场坐楼巴,在晃晃悠悠的楼巴上睡了一觉,睡醒了放眼窗外,有良田美竹,有绿水青山,但那该死的楼盘,居然还没到。

恍惚中,如听梵音:

Welcome To Panyu!

如果广州是北京的南五十环,那么我买的房子,就在北京的南五十三环,那时候,还没有广州南站,那时候还没有地铁死亡三号线,那时候还没有新光快速,维系着五十环和五十三环之间的,只有双向四车道的洛溪大桥。

夕阳西下,堵车人在洛溪大桥啊……

在郊区买房的原因有很多,山清水秀,绿树红花,远离都市喧嚣,却又有小城繁华,这些大家都不怎么相信,最重要的原因是:

穷啊!

其时,在市区的房子,比郊区贵一千块平方的房子,比比皆是,然而,如果是一套100平方的房子,总价就要多十万,首付就要多两万!

太可怕了……

最终,我用30万买下了90平方的房子,还带精装修呢。

首付加其他费用,69000多。售楼小姐苦口婆心地劝我多买一套70平方的房子,首付只要4万多,我很淡定地跟她算了一笔账:第一,再拿出四万多,这等于要我去死;第二,你们要十个月以后才交楼,我现在在伟大的越秀区每个月还要交900的房租,马上供楼一个月要1500多,如果再多供一套楼,你是要我尸骨无存吗?

我觉得售楼小姐SB,售楼小姐觉得我SB,事实证明了,终究是我SB。

或者说是蠢。

又穷又蠢,也不知道我老婆当时是怎么看中我的。

总之,在2005年的12月,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,我和我老婆搬进去了。

那天忘了买蚊香,我们开着灯睡了一晚。

当然,我也没想到,这十多年,扩张的广州城区如同一头出笼的猛兽,南拓北优,东进西联,最新的广州城区图,我定睛一看,我们家原来已经属于主城区。

政府还是心疼我啊……

17年过去了,我从一个毕业没多久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中年油腻大叔。

没有人永远18岁,但永远有18岁的人。

一位老家在福建小朋友,认识他的时候24岁(跟我买房的时候年纪差不多),现在也已经三十而立,当时是沪漂,现在是北漂,在某家俱乐部担任工作人员,如果他愿意回家,凭祖荫,有车有房,结婚送大床,但他就是不愿意回去,至于在京城买房的事情,压根就没想过。

一位老家在温州的小朋友,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回去,找个有编制的岗位上班,但他就赖在广州不走,如果要买房,父母是必须要出首付的了,但至今,他仍然心怀忐忑:

到底是继续留在广州,还是一咬牙,回去躺平呢?

17年过去了,两位小朋友的收入,大概跟我当年差不多,我两年前离职的时候,收入也跟当年差不多:

这是何等黯淡的一个行业啊,惨淡得让人不敢直视,房价当年对我来说,可能只是一条小河,而对他们来说,如同一道天堑。

每当跟他们谈起我当年的买房故事,我感觉他们的眼睛里,有光。

个人奋斗在历史进程面前,如卵击石。

一命二运三风水,命,运,其实就是历史进程。

2002年,我入行开始当足球记者的时候,那时候的广州队,还是一支在次级联赛的队伍,主力队员的工资,八千到一万左右。

某天,一位队员问教练:好像这个月的工资,还没有发。

教练说:嘘,这里有记者,别乱说!

迟发工资,拖欠工资,那时候还是大事,要是让记者知道,捅了出去,那还了得?

那时候,目睹着球员们每个月为八九千工资而战战兢兢的我又怎会想到,日后中国足球会经历如此疯狂的时刻,一线队员动辄一两千万的收入呢?

整个中国足球纸醉金迷的时候,某天,一位俱乐部的新闻官突然问了在场的跟队记者一句:

诸位,也有百万年薪吧?

众皆骇然。

同行们对于中国足球的烧钱,自然有愤愤不平者:

这帮狗BI,踢得这么烂,凭什么赚这么钱呢?

在这一点上,记者跟吃瓜群众的看法是一样的,但骂归骂,有一点,总是清晰的:

这是个时代的红利,行业的红利,吃着了自然富得流油,赶不上好时候的,只能慨叹一句:

好波不如好命。

男怕入错行,这句话说得不错,但还要加一句:

男怕入错行,还怕迟上床——能和时代滚床单,那真的是祖上烧高香。

我们那个年代买的房子,涨了10倍,20倍的,比比皆是,但现在买房,你担心的是给你建房子的公司是不是会暴雷;

就像之前的中国足球,某位队员拿到的签字费,连很高层领导都惊呆了,但现在的中超,顶薪已经限定在不超过300万,而广州队(广州恒大队)更绝,顶薪限定在60万。

我想,现在的年轻队员们,如果看到郑智、郜林、冯潇霆他们,

眼里也应该有光吧。